在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通甸镇丰华村,一场精心组织、满载温情的消费帮扶活动正在扎实推进。为深入贯彻落实《兰坪县农业农村局兰坪县总工会关于开展“订单式”消费帮扶工作的通知》要求,云南公司丰华村驻村工作队提高站位、迅速响应,以“订单式”采购为核心,通过前期精准摸排、中期积极协调、后期高效落实,有效打通了丰华村优质农特产品出村进城的“最后一公里”,切实帮助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增收致富,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积极响应政策,迅速部署落实
兰坪县在通知中明确要求,各挂联单位要聚焦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通过“订单式”消费帮扶的方式,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云南公司高度重视,坚决扛起央企责任,第一时间组织丰华村驻村工作队深入学习文件精神,结合丰华村实际情况,制定了详实的《2025年消费帮扶活动实施方案》,并由观音岩水电公司作为本次消费帮扶采购主体。丰华村驻村工作队明确将此次活动作为年度帮扶工作的重点,旨在变“输血”为“造血”,真正帮助村民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装着百姓
精准,是此次“订单式”帮扶的关键。为确保帮扶帮到点上、帮到实处,丰华村驻村工作队发扬“铁脚板”精神,开启了高频次、全覆盖地入户走访摸底工作。
那段时间,工作队员们的足迹遍布丰华村的沟沟坎坎、家家户户。白天,农户下地干活,他们就利用早晚和午休时间上门;遇到山路不通车的地方,他们就徒步前行。每一次敲门,都带着耐心和诚意;每一次交谈,都充满关切和细致。他们不仅要对帮扶政策进行宣讲,更要逐一核实农户家庭情况、劳动力状况、可销售的农产品种类、预估产量、心理价位等关键信息。
“老乡,今年蜂蜜能产多少斤?打算什么价卖?”“您家的火腿是传统的黄木火腿吧?工艺能跟我们说说吗?”“这些土豆品相真好,除了自己吃,还有多少可以卖?”
这样的对话,在工作队和农户之间反复进行。队员们详细记录,反复核对,生怕漏掉任何一户、任何一条信息。他们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数据,而是农户们一年的辛勤汗水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有时为了核实一个数字,他们要往返同一户人家好几趟;有时为了说服心存疑虑的农户加入订单计划,他们要苦口婆心地解释良久。正是在这一次次的走访中,一本厚厚的、充满“泥土气息”的《丰华村农特产品信息台账》逐渐成形,为后续的精准对接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搭建爱心桥梁,精心协调对接
摸清“供给端”的底数后,丰华村驻村工作队立即转身,全力投入到“需求端”的发动和对接中。他们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对接观音岩水电公司,反复确认采购明细,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将采购物资交接到位。
丰华村驻村工作队精心撰写了《助力乡村振兴:大唐观音岩公司消费帮扶倡议书》,并配上农产品图片,通过公司内部群、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广泛发布,瞬间点燃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认购热情,同时设立了专职联系人,及时发布产品信息,更新认购进度,24小时不间断地解答同事们的各种咨询,从产品口味到邮寄方式,事无巨细,营造了“人人参与帮扶、人人支持振兴”的浓厚氛围。
面对干部职工多样的个性化需求和农户分散化的产品供应,丰华村驻村工作队的协调工作变得异常繁琐。他们需要将零散的订单进行汇总、分类、匹配,再反馈给相应的农户。对于蜂蜜、火腿等需要统一包装和标准的产品,工作队又多次上门与农户协商,确定包装规格、品质标准、交货时间等细节,确保产品能够以最佳状态送达消费者手中。这个过程,充满了反复地沟通、耐心地解释和用心地协调,工作量巨大,但工作队员们毫无怨言,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多付出一分,农户的增收就多一分保障。
数字背后,是汗水与笑容
在丰华村驻村工作队的精心谋划和辛勤努力下,此次“订单式”消费帮扶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总采购金额达27183.19元,直接惠及脱贫户、监测对象等重点群体 12户39人,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帮助农户实现增收 。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丰华村驻村工作队员无数次入户走访的汗水,是无数次电话协调的坚持,更是村民们拿到货款时脸上绽放的笑容。此外,驻村工作队认真研判本村低收入群体、收入不增反降、刚性支出较大、残疾人等重点群体,主动联系采购肉食品、禽蛋、蔬菜、粮食、水果、干果、中药材、蜂蜜等农特产品,2025年度驻村工作队已累计帮扶消费14038元,通过多种方式为当地发展贡献力量。
云南公司丰华村驻村工作队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央企使命与担当。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信任,用高效的执行力将帮扶政策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他们的工作,不仅畅通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更温暖了丰华村百姓的心,为兰坪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