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云南•体悟自然”大唐筑梦教育帮扶夏令营活动圆满结束
来源:
作者:杨池艳、谭红
日期:2025-08-12

8月9日,“文旅云南·体悟自然”大唐筑梦教育帮扶夏令营在大唐云南发电有限公司观音岩水电站画上圆满句号。四天时间里,来自文山州丘北县、怒江州泸水市的40余名师生,穿山越水,共赴彩云之约,围绕“科技赋能成长,文化浸润心灵”主题,在历史的温度与文化的韵味中感悟家国情怀的厚重,于科技的力量里汲取追梦的动能。

传承红色基因,激荡信仰红。历史长河奔涌,镌刻文明兴衰。当同学们走进庄严肃穆的抗战胜利纪念堂,那凝固的历史瞬间仿佛在诉说先辈们为民族存亡而战的爱国情怀与不屈精神,这里无声见证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步入赫赫有名的陆军讲武堂,触摸近代军事发展的印记,同学们感受到那坚韧不拔的军魂在此传承,仿佛与当年在此磨砺、立志报国的杰出军事人才隔空对话。在历史的长河中亲历其境,同学们读懂了肩上的使命,在实地的感悟中坚定了信念--梦想,由此增添了厚重的底色,前行,也获得了坚实的底气。

探索科技奥秘,仰望星空银。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丽江观测站和云南天文协会基地,精密的天文望远镜成为探索宇宙奥秘的“天眼”,点燃了同学们科学探索的热情。置身于中国大唐观音岩水电站的厂房内,同学们被眼前轰鸣运转的巨型机组深深震撼。奔腾的江水化作澎湃的电流,这壮观的景象让他们真切地触摸到了科技的脉动,更读懂了“大国重器”如何将自然伟力转化为惠及千家万户的清洁能源,深切感受到科技造福社会的磅礴伟力。

深耕文化厚土,品味人文韵。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更是精神的家园。南诏德化碑是研究云南地方历史和民族文化的重要实物,见证了南诏国的兴衰,体现了古代云南与中原的文化交融;大理白族、丽江纳西族独特的民族文化,让同学们沉醉其中。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如同一扇窗口,通过丰富的展品和资料,让同学们了解到南方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交流通道的重要作用,见证了不同地区的贸易往来与文化融合。

回望岁月长河,感悟岁月痕。时光是最好的记录者,留存着过往的印记。恐龙谷遗址公园带同学们穿越到远古时代,巨大的恐龙化石展示着远古生物的神奇,让同学们感受地球演变的漫长与生命的奇妙。永胜县边屯博物馆记录着古代边屯文化,展现了边疆开发与文化融合的历程,传承着屯垦军民的开拓精神;毛氏宗祠作为家族文化传承的场所,蕴含着深厚的家训与价值观,让同学们体会到家族文化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

常怀感恩之心,勇敢去追梦。这是一场饱含暖意的研学之行。学校老师与工作人员的贴心、同学之间的真心,似春风般常伴左右,鼓舞着所有学生永存向善之心,敢于追梦、回报社会的美好愿景。参加此次研学的学生说道,“此次研学,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心灵成长与知识累积。我们由衷感谢党和国家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更要感谢中国大唐筑梦教育帮扶夏令营活动,让我们拥有了这次难忘的研学之旅,它带给我们的影响将永远铭记于心。将来,我会带着这份收获和感悟,坚定不移跟党走,心怀感恩,砥砺前行,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步,努力成长为栋梁之材。”

“这一路,我看见孩子们眼里的光在亮、脚下的步在稳。或许此刻有些知识还似懂非懂,但这次行走早已在心里埋下种子--那是对远方的渴望,对卓越的追求。高中三年,这颗种子定会破土生长,让孩子们敢立更高志向,敢闯更远天地!今天夏令营结业,但师生并肩的情谊、同学同行的默契,永远鲜活。因为这次行走教会我们,真正的成长,是带着见过的世界,走向更广阔的未来。”参与此次夏令营活动的老师说道。

本次夏令营活动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是北师大先进教育理念与中国大唐“三扶三真、五位一体”特色帮扶模式的创新融合。这段旅程里,知识在行走中生长,眼界在见闻中开阔,成长在体验中沉淀。

愿孩子们将这份

满载历史温度

文化韵味

科技力量的记忆

装进追梦的行囊

去奔赴充满无限可能的璀璨明天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8-12 14:52:40